
清明上河图
产品名称: 清明上河图
申报机构: 刘瑞红
非遗元素及介绍:
汴绣,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它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2006年,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汴绣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产品简介:
《清明上河图》规格525*25cm
宋朝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此画是汴绣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他画芯全长5.25米,集中体现了宋朝国都汴梁的繁荣景象和汴河两岸人民的人情风貌,其当时繁华昌盛一览无余。将宋人张择端的这幅名画搬上绵缎,用绣线表现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立体地再现清明节汴河两岸的秀丽风光。要准确绣出“清明上河图”中的813个人物、94头牲畜、100多座房屋与桥梁、179棵树木、20多艘船只……单靠传统针法和学习苏绣、湘绣的针法都不能完全恰当地表现原作的面貌。所以,汴绣人大胆尝试,积极创新,用滚针绣水纹、练针绣船锚、绳针绣锚绳、别针绣棚席、反枪绣屋瓦、发针绣人物、蒙针绣柳树等,使画卷上的人物栩栩如生,背景逼真传神,充分发挥汴绣“细、密、活、顺、光、亮”的特点。
产品亮点:
唯一性:由于汴绣是用纯手工制作而成,人为因素决定了每一幅的作品都不会一模一样,汴绣的针法是在继承“宋绣”针法和广泛吸收民间刺绣针法的基础上,逐步创新,发展而形成的,它是汴绣艺术的结晶。当代的汴绣,与其说是针法和线的劳作,不如说是汴绣人智慧和毅力的结晶,是艺术集大成的珍品。如今流传甚广的一段话描述着中国绣品的现状:“苏绣猫咪,湘绣狮虎,蜀绣游鱼,粤绣鸟禽,汴绣人物最传神。”这也算是各有侧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