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益项目 善款流向 V基金公告 捐款查询 官方微博HOT V客大本营 关于我们

你的位置:芒果V基金 >> 公益视点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转]特别专访:凌红江,独行这十年

热度0票  浏览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3月12日 16:21

【人物名片】凌红江,1964年5月出生,湖南平江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总监,芒果V基金管委会主任。他和他所领导的团队曾多次获得“中国电视10大公益人物”、“中华慈善奖”等殊荣。

    2013年2月27日  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楼10层

    与大多数老总不同,湖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总监凌红江的办公室在频道节目制作机房旁一间十余平的房间里。办公室的陈设略显陈旧,少有花花草草,除了满屋子堆放的各类书籍,茶几上的一套低调而别致的茶具是唯一值得多打量一番的摆设。关上办公室的门,喧闹声被隔绝了不少。采访伴随着凌总泡制的功夫茶开始了……

    芒果台里最不上进的干部

    十年前,湖南公共频道正式挂牌成立,38岁的凌红江被任命为频道总监,正处级干部。“我想,我应该算是目前湖南广电最不上进的处级干部了。”当时,与凌红江几乎相同级别的还有吕焕斌、张华立等。

    凌红江说,获批“公共频道”让他如获至宝。何谓公共,在他看来应是服务公众,以民为尊,而公共频道则应该是全民共同拥有的公共媒体,其定位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和实施公共社会救助两方面。“这中间,大有文章!”事实上,在此之前,1998年成立的台湾财团法人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台湾公视)因其独特定位成为当地享誉盛名的领军媒体。



(凌红江出任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开台”总监)

    “第一刀”如何切,凌红江想了很久。为了强化“公共”概念,他最终决定先从“公益”、“慈善”开始,来打造公共频道的整体形象。凌红江这一干就是十年,像一棵树扎根在了土地上纹丝未动,见证与经历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起步的这十年,成为了如今赫赫有名的资深“媒体公益人”。

    收视率是“浮云”

    行动远远比想象要难!作为一个无政策性拨款,完全需要自负盈亏的电视媒体,别说慷慨地“玩慈善”,就连养活这群记者、编辑的经费都有些吃紧。当时,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凌红江迷茫过。于是,各栏目制片人开始“各施其法”,毕竟只有收视率才能带动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最具代表的事例应该是《情感110》的横空出世,凌红江回忆道。这是一档30分钟的情感纪实专题,瞄准的是在情感家庭中出现问题的求助者。在当时,由于节目内容充满悬念、当事人现场状况频发,且少有此类节目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使得它一炮而红。然而,凌红江却觉得这其中“有问题”:“初衷是做一档帮助当事人解决情感问题的节目,呈现出来的为什么总是婚姻出轨、家庭暴力、强奸抢劫这些假丑恶的东西呢?”他当机立断,将节目名称改为《家庭救兵团》,期望从节目名称的改变来牵动观众与记者对于这个栏目的重新定位。然而,这仍然事与愿违。

    一面是观众的喜爱、合作伙伴的热捧、收视红线的持续攀升,一面是湖南公共频道立台之本和自己对于弘扬“真善美”的坚持,凌红江毅然地将这张“王牌”撤下。在当时,这的确遭到了不少的质疑,甚至动摇了频道已经建立的受众基础。但,他坚持认为“收视率是浮云”,这只是追梦路上的阵痛。

    在采访中,凌红江并不讳言自己“最孤独”的那一段时光。不少当初参与节目改版的编导告诉记者,当一个个方案被枪毙时,他们最想问的是“凌总,你到底要什么?”直到一档全新瞄准老百姓中能人趣事的栏目《市井发现》孕育而生。这档节目中没有了厮打、眼泪、揪心,取而代之的是奇人、美食、乐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档朴实的节目也逐渐收获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凌红江的心也因此放下了。

    时至今日,盘点湖南公共频道的一系列主打栏目,不难发现,有两个词会一直贯穿这些栏目始终——善行、亲民。
 



(湖南公共频道首创的慈善名流夜现场,凌红江将现场募集到的36万元善款转交给中国红十字会。)



(凌红江(后排左二)与邓飞、邱启明等联合发起“大病医保”公益基金)


    一群天使的华丽转身

    “作为一个普通的媒体人,我们不可能去改变世界,改变国家,改变社会,但凭借我们的媒体平台,我们至少可以改变几个人,或者是一部分人的命运。这就是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了解凌红江的人知道,骨子里“霸蛮”的凌红江不会向现实低头,而且,通常会选择一种让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挑战现实。

    很多人知道,2006年对于记录湖南广电的历史而言绝对值得浓墨重彩。这一年,当了13年湖南广电厅长的魏文彬首次出访美国,获得“洛杉矶荣誉市民”的证书;这一年,被称为“选秀教母”的龙丹妮一度跳槽东方卫视;这一年,湖南公视版“超女快男”伴随着其灵魂栏目《帮助直通车》华丽亮相。

    《帮助直通车》将义工组织与新闻媒体连接在一起,并赋予每一名记者以公益志愿者的责任,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帮女郎。在凌红江的心里,有这样一组朴实的数字:自栏目开播以来,已招募志愿者5000余名,并联合芒果V基金设立“帮女郎励志帮扶金”。仅2012年,策划大小公益行动30余次,募集发放了将近一千万元的慈善公益金,用于“免费午餐”、“大病医保”、“大爱清尘”、“你好,老兵!”和“运达乡村教师奖”等公益项目,初步统计受益人数超过20万。回忆起节目刚开播时,曾有人向凌红江质疑:只靠“纯帮助”,不加入“娱乐元素”,这个节目能活多久?如今《帮助直通车》用事实证明,贴近社会、关注生活、服务受众的“民本新闻”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它不仅能树立媒体的公信力,扩大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而且还能够成为深入人心的节目品牌。

    凌红江说:“你可以不知道《帮助直通车》,你甚至可以不熟悉湖南公共频道,但是你必须了解‘帮女郎’!”事实上,凌红江做到了,帮女郎们也做到了。在长沙的街头巷尾,提及“帮女郎”,许多市民都会直接道出她们一句掷地有声的宣传语——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老百姓心目中,与其说她们是一群记者,不如说她们是一群华丽转身的公益天使。
 



(《帮助直通车》深入玉树抗震救灾一线逾一个月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图为帮助记者胡佳立(左)、廖城(右))



(“帮女郎”直面农村留守儿童。图为“帮女郎”闫琨)



(“帮女郎”寻访抗战老兵,带来新春的慰问。图为“帮女郎”夏彬)


    大陆慈善应始于“回归本位”

    从“郭美美”事件开始,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引来广泛关注。很多人说,它就像一根导火索,点亮了大家关注的火花,也点燃了各界对于“伪慈善”、“暴力慈善”的质疑。在这个问题上,凌红江认为,中国自古便不缺乏“乐善好施”,问题出在“错位”之上。

    所谓错位,即慈善组织政府化、政府职能商业化。凌红江直言,一个失去公众信任,已毫无公信力的公益组织,倘若是在国外,必然会因没有捐款而解散。但是在大陆,你丝毫不用担心一些官办慈善机构会有解散之虞。因为他们已然是个“衙门机构”。

    上世纪末,一些慈善机构就被纳入到国家公务员序列统一组织,被列为“中央编办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机关”。既然是机关单位,自然就有财政供养。你不信任他,你不捐一分款,它也能过得很滋润。

    “当然了,现实中,这些官办机构决不会存在没人捐款的尴尬”,凌红江说。没有单位的人或许拿你没有办法,但有单位的就肯定走不了。现在的一些官办慈善机构从中央到县乡一级,层层与政府体系接驳。其名誉会长是当地政府的领导,遇到捐款的活动,可以借助行政手段强行捐款,直接从工资里扣,如徒之奈何?

    “这是特定时期的乱象”,凌红江表示,客观上,郭美美事件也给中国公益慈善的良性发展带来了契机。只有政府回归政府的本位,慈善机构做回纯粹的民间组织,大陆公益慈善事业才能唤回民众心底最朴实的“公德心”和“怜悯心”。凌红江说,公民社会,公益始。想要做中国特色的公共电视,湖南公共频道只能克服节目创作人员对于“灰色边界”的渴望,用坚守等待观众的“返璞归真”。

    马栏山上的独行者

    有人用“为中国人的视觉开创了另一个世界的人”来形容为湖南电视服务了27年的魏文彬对于中国电视的贡献;有人说,只要你走进金鹰城,你仍然会感觉到“后魏文彬时代”他那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其实,在马栏山这块孕育着中国顶尖电视娱乐的王国里,凌红江和他带领的湖南公共频道一直都是独行者,在每一个“帮女郎”、“帮佬倌”(湖南俚语,对于男子的统称)的脸上,你分明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细腻和强大。对于这种“独行”和“另类”,有人会觉得他们成为了芒果大军前进的绊脚石;但是,明白真相的人会告诉你,这才是“快乐中国”的根。

    2011年6月9日,凌红江发起,湖南公共频道牵头,代表湖南广电成立了全国性公募基金——芒果V基金。截至2012年6月1日,芒果V基金共引进、募集善款一亿两千多万元,直接受益者近10万人,参与芒果V基金公益行动和爱心捐赠V客超过500万人次,因此受到慈善引导和爱心教育的人群超过1亿人次。

    其中,湖南卫视大热节目《变形记》、《天声一队》、《帮助微力量》将公益与娱乐进行整合包装,将那些关于湖南卫视低俗、误导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指责无声化解。仅《天声一队》栏目,在10周的时间内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为全国困难地区学校累计捐赠校车96辆。从节目创新到与全国公益慈善组织的合作,再到全国性公募基金—芒果V基金的成立,湖南公共频道实现了“大公益、大慈善、大服务”“做全国第一家公共服务电视媒体”的整体转型。说到这,凌红江把湖南公共频道比作是湖南广电这艘航母的护卫舰。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这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打造‘快乐文化’的初始价值观”。

    近年来,媒体人纷纷转身做公益:孙春龙离开《暸望东方周刊》,专门去做“老兵回家”;《凤凰周刊》记者邓飞发起了“免费午餐”项目;资深媒体人王克勤发起了“大爱清尘”项目,救助中国尘肺病患者。当然,这其中还有凌红江;只是,他选择了用不同的形式来诠释自己的公益理念。“我们是在做一种媒体与社会公益组织间的民间探索,为政府相关部门日后的改革措施探路。”

    说到动情时,凌红江告诉了记者一个秘密。“我们频道的整体工资一直处于湖南广电的中下水平,我们所有同事的办公环境都是非常简朴的,但是十年来,大部分记者、摄像、制片人都一直跟着我,我永远都不能亏待他们!”凌红江笑言,现在频道的发展已初露曙光,口袋里也有些余钱了,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此时,清水已开,凌总再次为我们续上了一杯茶。顺手端起,杯中的水碧绿如玉,饮上一口少了许多绿茶本有的涩味,倒觉得多了一股清香。凌红江摸了摸茶杯,说:做公益慈善容不得你有私心杂念。可能在某一个时期,人们需要娱乐,需要释压。所以,媒体走向娱乐化、庸俗化,而代表“真善美”的公益路就显得步履蹒跚。不过,现在观众的需求明显已经发生了转变。

    走过这十年,凌红江说有“三乐”一直支撑着他走到今天: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关于梦想,我还想做这马栏山上的独行者。”说到这,我笑了。在我看来,未来他想“独行”估计难咯……

    大公报唐竟淳  湖南广播电视台王一姗、廖城 大公网湖南频道实习记者夏冰 联合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